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指出,60岁今后,老年人肌肉丢失快,尤其要小心肌少症,老年人肌肉过少,简单让机体堕入恶性循环,要预防老年肌少症,年轻时就得给身体“打好底”。
据鲁翔介绍,肌少症也叫肌肉衰减综合征,是一种与年龄添加相关的骨骼肌减少、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。它会导致老年人活动才能下降,呈现站立困难、脚步缓慢等状况,简单跌倒;还会影响血糖调控、血脂代谢等才能,是诱发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,让身体堕入恶性循环。
“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,它的产生开展可能要十几年乃至数十年时刻。”鲁翔说,“咱们要做的,不是比及确诊肌少症之后再干预,而要将防治的关口提早、再提早。一是年轻时就给身体‘打好底’,二是经过饮食、训练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缓肌肉衰减的速度。”
鲁翔表示,要注意肌少症的四个信号。一是急剧消瘦,在生活饮食正常又没有疾病的前提下,体重不断下降;二是不想动弹,没有力气,总觉得累,老想坐着;三是走路脚步不稳,拖着步子,简单摔倒;四是蝴蝶袖和蝴蝶背,蝴蝶袖便是人们常说的“拜拜肉”,打开双臂时,没有肌肉支撑,双臂脂肪下垂,像蝴蝶翅膀相同,有的人还会呈现蝴蝶背,也便是肩胛肌肉松弛。专家建议,遇到以上四种情况之一,就需要到老年病科就诊了。
我要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