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唱道情,笑开颜,欢欢喜喜贺新年。今日不把其他表,先给咱们拜个年!”1月24日下午2点,信州区万达广场2号门门口传出了响亮的鼓声,由信州区文明馆、区文广新旅局组织的艺术团团员们,正手拿渔鼓,演唱《唱道情,拜大年》。
“这上饶话唱得真好,太亲切了!”“她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乐器呀?很有节奏感。”路过的群众纷纷上前围观。00后大学生汪德文表示:“第一次听,感觉扮演方式生动喜庆,上饶话扮演很接地气,让人耳目一新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饶人,真切感受到‘信河道情’的艺术魅力。”
为贯彻落实省文联关于“咱们的我国梦——文明进万家”新年代文明实践文艺自愿服务活动要求,信州区文明馆积极组织开展传承中华优异传统文明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体现本地文明内涵的“唱道情”活动。
“‘信河道情’是咱们上饶优异的民俗文明,咱们都是传承者。期望能用上饶特有的曲艺方式,提早给咱们拜个早年。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郑意祯告知记者,“今日咱们总共组成了七支队伍,共40余人,老、中、青、少、幼欢聚一堂扮演《唱道情,拜大年》,用通俗的上饶地方方言说唱,把咱们带入一个过大年的欢喜祥和气氛中。”
“一拜咱们食欲好,睡的香来吃得饱。二拜咱们心情爽,工作顺利没烦恼。三拜咱们身体好,唱歌跳舞起的早。”在人群中,一位声音嘹亮的阿姨吸引了记者的留意。记者上前问询得知,原来她是上饶著名民歌传承人姚金娜的女儿徐翠菊。“退休后我翻阅母亲的遗物,发现许多作品都值得保存下来,所以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,期望能让更多人听到我母亲的民歌作品,了解上饶民俗文明。”
不仅如此,区文明馆还将“唱道情”活动拍照成短视频,在网络上宣扬播映。“跟着年代的变迁,如今的拜年方式也多样化了,特别是受疫情影响,网络线上拜年成为时尚。通过网络,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咱们的视频,了解‘信河道情’,共同为上饶民俗文明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。”郑意祯说道。
我要评论